路易斯·布努埃尔是西班牙国宝级电影导演、电影剧作家、制片人,代表作有《安达鲁之犬》,执导电影手法擅长运用超现实主义表现,1920年,布努埃尔创办了西班牙第一个电影俱乐部。1924年,布努埃尔侨居巴黎,任法国先锋派导演让·爱普斯坦的助手,1928年拍摄了影片《一条安达鲁狗》,该片是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影片在巴黎引起强烈轰动。以隐喻的手法抨击了资产阶级和教会、成为超现实主义影片的代表作。导演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个人经历,路易斯布努埃尔的电影大多抨击了中产阶级和基督教会。
《一条安达鲁狗》(Unchien andalou),是一部上映于1928年3月的法国电影,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一部代表作。影片无任何情节,只有一组组无逻辑无理性的镜头以及奇特怪诞形象的不谐调接合:一只死驴血淋淋地堆在钢琴上;一个衣冠楚楚男人沿街无聊地踢着小提琴……我觉得编导是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下,利用电影形式追求无缘故的荒诞效果和对富于诗意的新比喻技巧的迷恋。透过狂乱、刺激性的画面,人们感受到影片表达的时代的苦闷和压抑感,用残酷的意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效果,如一把锋利的剃刀将人的眼球剖开、巨钟下挂着一颗人头等等,来传达绝望的痛苦情绪和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蚂蚁,达利的画里经常出现蚂蚁,源于他小时候看到一群蚂蚁围着一只蜥蜴的尸体,这成了他心中的阴影。在他的画里,蚂蚁作为腐蚀的象征,常常与死亡相关。电影一开始,磨刀的是布努艾尔本人,西班牙语里“某人在磨刀”的意思是“某人准备好了”他准备好要呈现给大家的东西了,割眼睛。西班牙语里“睁大眼睛”有开拓视野的意思,开拓视野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割眼睛。这两个镜头合在一起,布努艾尔要说的是,接下来要呈现给你们的东西,会给你们开眼界的。导演很巧妙的将文字转化为了图像。片内还充斥了大量视觉隐喻,有现实和幻想的丰富对比,尽管内容荒诞怪异,但影片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宗教、阶级、社会给人类造成束缚的一种抗争和呐喊,带有上世纪初时欧洲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思潮。
这部影片可以说把剪辑艺术中的蒙太奇表意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尽管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却真心乐在其中,这种魔幻逼真,残酷血腥,荒诞怪异,让人重新审视影像本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